2010年11月30日,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受邀来到意昂4平台的教师教育创新基地,为国培班及意昂4小学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带来一篇小学五年级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精彩教学展示。阴霾的雨天阻挡不了学员们及意昂4学生热情的脚步🧔🏿。中午12点刚过就有人陆续来到四教B座201教室门口等候开场。一位带着眼镜、头发花白的慈祥老人出现了,他就是著名的于永正老师👵。此时全场已座无虚席。下午一点半,随着世外小学五年级某班的到场🙍🏼👊🏿,课正式开始了。对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而言,于老师分版块的教学模式相当清晰👼🏽,一次是生词教学🧎🏻➡️、朗读训练和练习如何用三句话写回信🤷🏽♂️。没有一道针对课文的练习题👩🏽🎓,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更没有刻意雕琢的精心设计,这简直让很多老师难以置信,因为在日常教学中,这是老师们都无法办到的。可于老师用情与心还原出一堂最质朴的语文课。他的两次示范朗读使每个人都深深陶醉。是啊,唯有朗读才能引领学生走进作品深处。于老师的示范也给全场启示✂️:示范是最好的老师🫸🏻,从写字到朗读👻,再从朗读到写作👩🏼🎤,于老师无一不亲自示范给予孩子们启示💆🏼♀️🦽。不禁要感叹——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大影无形,大教无声🚥。于老师身体力行为我们年轻教师做出了榜样。
二课时下来无论是孩子们还是学员们都丝毫感觉不到累🔨,因为于老师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着实把现场的每个人都深深吸引住了,全场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当孩子们在写回信的时候,于老师这样说道🤽🏿:“想要抒情吗🏇?请用排比🎱;喜欢你写的事物吗?请把它当人;喜欢于老师的字吗?请你练字𓀈。”于老师让学员们看到🥛,教学时平等的对话,不管是从开始教“姹紫嫣红”还是最后让孩子们练习如何写回信🌲,我们听到的不是教👳🏻,而是导,是一次又一次平等🪯、尊重对方的对话。身为小学语文老师,学员们从于老师身上深刻感到🌰,不光要研究语文🏋️♂️🚰,更要研究学生!善待学生,从学情出发上好每一堂课🐽。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罢了,语文课的重点是要培养的是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要为孩子们的人生打好底色,人生是花⛸,语文是根!
最后👨🏼🦰,于老师用智慧与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每一位在场学员🧑🏻🏭:字是写好的,书是读懂的,作文是写出来的!
各位老师们,上课铃马上就要响起,你准备好了吗👨🏫?(小学教育专业——黄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