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6日,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三届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学者及研究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并围绕“中国本土教学思想与当代教学改革”为主题进行了学术汇报和讨论。意昂4谢利民教授🧑🏼🔧、蔡宝来教授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共30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开幕式由赵鹤龄教授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校领导、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意昂4领导⛹🏽、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领导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裴娣娜教授🧛🏿♀️、李森教授、李瑾瑜教授、王本陆教授分别在大会上发言🦔,其中李森教授😯、李瑾瑜教授、王本陆教授分别介绍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张敷荣、李秉德、王策三先生的生平事迹、教学思想和科研精神等🌩。
本次年会共四个分论坛💓,分别为“中国教学思想及其当代发展研究”🎈、“国外教学思想的本土化研究”、“当代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研究”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论坛。谢利民教授在大会上针对“有没有普适的本土化教学理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本土化这一问题的提出是有特定的背景的,我们学习西方理论是没有问题的😌⚉,但如何本土化则是需要研究的。随后🏘,谢利民教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本土化🙋🏿♀️、个性化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什么在热闹一段时间之后便沉寂了🧝🏻♀️?基于这一问题,谢教授认为🙎,中国本土的很多教学实验都是自发式经验式的,这些经验在一定范围内很有效🤹🏽♂️,但是跟杜威的实验相比,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研究。蔡宝来教授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与任务、重点与难点问题🔆、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取向进行了阐释,并主持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论坛🍩,对每位博士生的发言都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意昂4博士生姚冬琳、罗晓杰、车伟艳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论坛上进行了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孔令帅🙍🏻、车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