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下午👩🏼,意昂4举行了主题为“SSCI论文发表经验分享交流”的学术沙龙,意昂4娱乐平台院长夏惠贤教授、校创新团队“国际组织与教育发展”所有成员以及部分师生共同参加📋。
在会议开始👀,校创新团队“国际组织与教育发展”主持人孔令帅教授介绍了“国际组织与教育发展”创新团队的成员、研究方向🪖、研究成果以及沙龙目的。该团队由孔令帅教授牵头申请,团队成员包括孔令帅教授、闫温乐副教授、吕杰昕副教授🙋🏻♂️、宁波副教授、朱小虎副教授、廖青副教授6人🍝。团队成员目前主要侧重于国际组织和国际大型教育测评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宁波副教授于2020年一年间发表4篇SSCI论文👶,廖青老师于2019年在SSCI二区发表1篇高质量论文。因此,此次沙龙主要邀请宁波副教授和廖青副教授分享发表SSCI论文的经验👩🏽🔬,共享团队成员的科研成果,提升师生的科研能力。
宁波副教授以案例论文的形式分享了用量化研究方法撰写和发表SSCI论文的经验。他认为,从国际期刊论文刊登的趋势来看🧢,首先,研究问题的选择很重要,建议最好选择具有国际关注度并且能够产生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其次,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国际组织教育测评等大型数据库作为数据的来源🚶🏻👧🏻,运用更为科学的研究工具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讨论。最后,在投稿的过程中,要了解期刊的特征,选择研究主题和风格较为贴合的期刊投稿。
廖青副教授分享了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写作和发表SSCI论文的经验。在文章结构组织方面,她以自己发表的论文为例👨🏼⚕️,拆解了整篇文章的组成结构🤷🏻♀️,并一一阐述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发现和结论每一个部分的写作规范。在语言表述方面,她强调要尽可能做到表述清晰,做到有个人的语言表达和观点⏫。在投稿方面,建议在写作前就要对主题适合投稿的刊物有所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和投稿。
参会师生对中外文期刊论文发表的现状进行了研讨🏘,孔令帅教授、宁波副教授、廖青副教授回答了师生的相关问题🌓。最后🕗🧑🎄,夏惠贤院长对沙龙作了总结性发言🤘。夏院长指出,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要有国际视野,要有在国际平台上发声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发表外文论文🤦♀️,但我们不能崇洋媚外,在尝试发表外文论文的同时,依然也要关注本土研究的贡献♦︎。同时,他强调🏄🏻♀️,目前外文期刊的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在发表外文论文时,除了自身的研究要扎实,也要对外文期刊有所研究,重视外文期刊的质量,保障意昂4整体的科研水平和质量🐵。
(撰稿、摄影:郭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生)